我国数值预报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布时间:2024-06-04 15:38:53 来源: sp20240604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场会暨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交流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已建成由9颗风云卫星、546部天气雷达、7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而且,数值预报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人工影响天气等一系列重点工程,持续提升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数值预报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到93%,能提前3至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过程。研制了全球10公里分辨率、逐小时三维大气实况产品。国家级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系统空间分辨率5公里,24小时内预报实现逐小时更新。

   据了解,我国不断完善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目前,已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应用,预警信息发布覆盖17个部门89种预警信息。在近年来历次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水、低温雨雪冰冻、极端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中,成功应对重大考验,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比2014至2018年平均下降48.5%,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15个百分点。

   据悉,未来,我国还将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在气象科技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快实现突破;推动监测预报服务协同集约发展,加快建成陆海空天一体化气象监测业务体系、现代气象预报业务体系、海量气象数据服务体系,提升气象业务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数字气象建设,加快建设地球系统大数据中心和气象高价值数据集,强化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数据资源统筹融合和效益发挥。(记者陈海波)

(责编:王仁宏、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