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造“眼镜工匠”,让“高品质”成为亮眼标签

发布时间:2024-04-28 01:13:19 来源: sp20240428

  40年来,深圳眼镜行业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匠人

  打造“眼镜工匠”,让“高品质”成为亮眼标签

  本报记者 刘友婷

  阅读提示

  眼镜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制作工序复杂,人工需求量较大。在深圳眼镜行业,有一群匠人仍然恪守着高品质制作的“执念”,企业也在努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为整个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在广东深圳龙岗大道横岗段道路两旁,数栋眼镜城“比肩而立”,各式招牌让人眼花缭乱。

  作为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一,深圳一度被誉为“眼镜王国”:全市共有4000多家眼镜零售门店,年产量超1.25亿副,占全球中高端眼镜产量50%以上;年产值超150亿元,出口总值占80%以上。

  经过近40年的发展,眼镜行业已成为深圳传统优势行业,不仅产业集聚度高、生产配套完善,还培养造就了一批“眼镜工匠”,让“高品质”成为产业亮眼标签。近年来,当地秉持“产业要发展,必须走品牌化之路”的发展理念,企业纷纷跳出舒适区,抢占市场先机,推动眼镜行业从“深圳制造”向“深圳品牌”转变。

  产业集聚,专业化程度高

  生产一副眼镜,需要多少道工序?答案是少则100,多则超500。

  “一副眼镜,从无到有,在深圳横岗街道5公里范围内就能完成。”深圳市眼镜行业协会会长陈秋鹏从事眼镜行业近30年,其创办的深圳市集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多家知名眼镜品牌的胶板材料供应商,他本人也见证了深圳眼镜产业从起步到走出国门的全过程。

  上世纪80年代,一批为海外品牌代工的眼镜工厂在横岗街道诞生,并带动了眼镜配件、材料、包装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

  “深圳眼镜产业链完整,想做成任何一种型号的眼镜,不出横岗基本上都能完成,这也是很多外地人选择在此创业的重要考量因素。”陈秋鹏说。

  现如今,“深圳制造”已经成为眼镜行业响当当的名片。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眼镜产业集聚优势不仅体现在供应链上,也引发了人才聚集效应。

  深圳市眼镜行业协会秘书长蔡斌表示,眼镜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制作工序复杂,由于过去自动化程度并不高,因此工人需求量大。

  在深圳市普莱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康自成看来,40年来,深圳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其中不乏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匠人,这正是深圳眼镜产业的核心优势。

  例如,深圳是中国眼镜设计师的摇篮,全国有90%的眼镜设计师聚集于此。为了推动深圳眼镜品牌化进程,2019年,深圳眼镜行业17个原创眼镜品牌发起成立“设计番”,整合深圳优质设计资源,扩大深圳眼镜品牌影响力。

  从代工制造到品牌打造

  “由深圳工厂制造的高品质眼镜只为国际品牌做嫁衣,为什么我们不能打造一个民族品牌?”2003年,深圳市慧明眼镜有限公司创始人李照教去意大利米兰参加国际眼镜展时,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回国的飞机上,他下定决心,要打造一个有特色有品质的民族眼镜品牌。

  自1999年创办慧明眼镜有限公司起,李照教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眼镜代工上,曾因缺乏品牌经验,走了不少弯路。

  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探索,李照教发现,当时市面上流通的儿童眼镜多是成人眼镜“缩小版”,并没有公司对此进行专门研发。

  2017年,他决定开始专注于专业儿童眼镜的研发生产。

  “儿童眼镜的核心是近视防护,稳定近视度数。儿童镜使用固定而可更换的防滑鼻托,可以使眼镜不易倾斜、下滑,保证镜眼距约12.5mm,使验光度数与佩戴度数完全一致,有效减缓因度数不对导致的视力下降。”在位于龙岗区西湖工业区的慧明眼镜制造厂实验室,李照教将一副儿童眼镜镜框拆开介绍道,考虑到安全因素,整副眼镜无金属、无螺丝,采用了榫卯结构。

  目前,作为中国眼镜品牌代表之一,该企业的儿童镜已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

  康自成入行也有23年了,创业之前,他在一家眼镜工厂负责设计研发。2010年,他注册了普莱斯商标。

  “我想创一个品牌,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使用上高品质产品。”谈起创立品牌初衷,他直言,深圳生产了大量的代工产品,但这些高品质眼镜从国外进口,消费者买入至少数千元。

  近年来,随着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深圳眼镜行业传统代工模式难以持续,深圳不少眼镜企业也已经意识到转型势在必行,要从代工制造转向品牌打造,让“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其中,深圳市嘉骏眼镜有限公司推出工厂自营高端品牌;深圳市柏琪眼镜制造有限公司推出“柏琪”“金玉良品”等多个自有品牌;深圳德嘉眼镜有限公司致力于做亚洲人佩戴舒适的眼镜产品……

  培养人才,保障产业空间

  在深圳眼镜行业,有一群匠人仍然恪守着高品质制作的“执念”,这为整个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一副高品质眼镜出厂价才近百元,代工利润非常低。有了品牌附加值,价格才能提上来。”蔡斌介绍,深圳市眼镜行业协会牵头制定了眼镜架、儿童眼镜、太阳镜、验光配镜服务等行业标准,同时推动企业针对品牌运营、营销、后期服务等短板发力。

  在李照教看来,品牌要走出来,必须要“三力合一”,即产品力、品牌力、市场力。也就是说,产品质量要好,同时还要讲好品牌故事,做好市场拓展,不断提高知名度。

  利用深圳专业化、精细化制作优势,李照教目前正在开发适合婴幼儿佩戴的专业眼镜。“市场上并没有适合有先天性视力问题的婴幼儿佩戴的产品,婴幼儿眼镜要足够轻,使用材质与奶瓶相同,可啃咬;接触肌肤配件必须是软胶。”李照教说。

  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要实现转型势必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从业人员平均年龄较高,劳力‘输血’不足。”蔡斌直言,产业特殊性决定了制造过程不可能完全数字化,不少工序尤其是定制化产品,还要依赖于人工。然而,目前深圳大多数眼镜工厂主力技工都已经超过40岁,很多从业30多年的老师傅还在坚持。

  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让产业保持活力,深圳市眼镜行业协会在鼓励企业引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公益培训、技能竞赛,评选“眼镜工匠”。目前,该协会还尝试与高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专业型技工。

  此外,深圳正在打造全国首个眼镜产业“工业上楼”载体——龙岗区园山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打造专业化产业园,满足部分企业生产用地需求,助推龙岗乃至深圳眼镜产业发展。

  “打造产业小镇或产业园,对入驻企业统一管理、贴心服务,是留住企业的有效方式。”陈秋鹏说。(工人日报) 【编辑:邵婉云】